九玄幻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64|回复: 17

[讨论] “疯丫头”疯味辨(原名《形象的独特和把握的困难》,最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203

帖子

916

积分

尘世玄遗

积分
916

玄遗

发表于 2012-8-24 13:5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先感谢青叔的不吝赐教,他(她?)从人物批评方法的层面提出的建议给了我很多改进的灵感····当然,我希望我是改好了······[s:33]



“疯丫头”的疯味辨
——卢娜的造型特色和审美体验(以《凤凰社》为主要文本来源)


    艺术作品类似于生命现象,应当重视整体的把握。“疯”之于卢娜,如同“辣”之于王熙凤,“憨”之于凝和,可以说是卢娜这个形象给与人的总体感受,很难用固定的逻辑概念来规范,比如说到底是好还是坏,是高还是下,是值得称道还是应该摒弃。卢娜之疯,不是通常所谓的疯狂、疯癫、痴迷、古怪之类可以穷尽的,读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体味。比方说它包含有言谈无忌的爽利,自说自话的恍惚,无视现实的冷淡,甚至还有点超越经验层面的智慧。有时疯得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所然;有时又疯得让人觉得颇有点超验性质的洞察力;还有时读者为其拍案叫绝,觉得颇为可爱。所以评论时也显得有些莫衷一是,有的人赞扬其“云淡风轻的张扬”,也有人坦言要是真遇到这样的人“会直接把她叉出去”。
    不管是赞扬也好还是叉出去也罢,正是因为卢娜这个人物的扑朔迷离,让我们觉得不太好把握,所以爱恨交织。那么这篇文章,着眼于对卢娜的“疯”做一个分析和审美,文本上立足于相对而言人物走形不太严重的第五部,以此为参考系尽量避开六、七部中人物明显走形的部分,以期对同人写作者(当然,主要是我自己)提供一些东西。故而本文对罗琳的塑造能力优劣、人物的分寸失衡等问题暂且不多做评论。

    被世人称作“疯”的人,且不论其他如何,首先在于与主流的不合。“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唐寅的这句诗表现那种对世俗主,当然中性的说法是主流,那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像那些比较放浪形骸的诗人,比如说李白,都非常注重对自我对个性的关注。所以提到卢娜的“疯”,那么也就不得不提到她的那种高度的自我意识。
    当然了,自我意识也分为很多种。比如李白、唐寅这种,他们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可以说是比较诗性,比较富有文学气息和生命洞察力。无论是“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还是“不旷荡而纵适,何拘挛而守常”,一般认为属于一个比较高精神层面的追求。那么比较低一点的呢?比如说王熙凤,她也是一个很有自我意识的形象,然而她的自我意识更多表现在“欲望”和“嫉妒”上,相对而言比较物质层面一点,境界也不太高远。那么至于卢娜,我认为她毕竟只是一位年轻的少女,所以用“率真和任性”来概括她的自我意识。
    我们先来看看罗琳写她的出场,“她长着一头乱蓬蓬,脏兮兮,长达腰际的金黄色头发,眉毛的颜色非常浅,两只眼睛向外突出,这使她老有一种吃惊的表情”。女孩子不喜打扮倒还罢了,赫敏平时也不怎么打扮;但是看起来不太怎么干净整洁,这就有些值得玩味了。再接着往下看,“这也许是因为她为了保险起见,居然把魔杖插在了左耳朵后面,或者是她居然戴着一串用黄油啤酒的软木塞串成的项链,或者是因为她读杂志时居然把杂志拿颠倒了”。在罗琳描绘出的肖像中,我们明显看出了卢娜的外在形象的特点,用“奇装异服”来形容并不算过分。
    外貌描写反映人物性格,这应该是初中语文课中《孔乙己》需要讲述的课题。“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短短几行字,一个落魄、迂腐的儒生形象跃于纸上。HP中关于卢娜的外貌描写不是集中的,而是分散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分析。魁地奇比赛中,她为了表达对格兰芬多的支持,戴上了夸张的狮子头;婚礼宴上,她为了表达阳光和欢乐,穿上了别具一格的亮黄色衣服。可以说,卢娜是一个穿着奇奇怪怪的小姑娘。尽管周围人不喜欢,但她还是我行我素的“爱怎么穿就怎么穿”。我们说对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来说,穿着打扮是坦率表达自己的一个方式。卢娜的随性,由此而彰显。
    她率性的另一个侧面,是她的直言不讳,按照书中的说法,叫做“一语道破不愉快的真相”。她可以直接指责罗恩的“刻薄”,表达对海格教学的不满,也可以在众人态度暧昧之时站出来支持哈利,还对在旁边取笑的拉文德、帕瓦蒂言辞锋利。不仅言谈无忌,她的行为也颇有些不拘形迹之美。在众人成双成对翩然起舞的婚礼宴,卢娜独自沉浸在歌曲中。她步伐轻盈,双臂舞动得像在驱逐隐形的蚊虫。作者借罗恩之口惊叹她的品位,但是,我认为更应该惊叹的还是她在大庭广众下出离如世外人的勇气。
    可以说,作为一个少女形象,卢娜的任性和率真的确能够得到我们的赞赏,表现出一种畅快淋漓的美感。我们还能联想到魏晋时代“东床佳婿”的故事:“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或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太傅没有看中那些故作矜持、等待挑选的儿郎,偏偏挑中了坦腹东床、满不在乎的王羲之。足见太傅的眼力,他的评价标准不重外在形式,而在于内在的性情。
    然而,可惜的是,罗琳并没有把她的这种“不流于世俗”的外在表现向人物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拓展。这样的一种忽略使得卢娜的艺术感染力打了折扣。仅仅是外在的不拘,不见得都可以归到“率真而无矫饰”的魏晋风度上去,有的时候反而会给人一种缺乏教养、没有礼貌的不适感,造成对“率真本色”之美的某种消解,使得卢娜的形象向“任性”的一面发展。
    赫敏以理智博学见长,说话颇有些自负和不耐烦,很少有人会头脑不清楚到就学术问题和她争论,而卢娜,每每与她发生激烈交锋。
    “有大量目击者的报道。就因为你这么孤陋寡闻,你需要所有的东西都塞到你的鼻子底下才会——”
    然而,我们也能发现,实际上卢娜提到的火精灵确实在书中没有任何存在的证据。如果说上文赫敏对卢娜的打断显得有些武断和自负,卢娜的具有“人身攻击”性质的反驳也是不能成立的。这个时候,她性情中“率真”之美的部分不在了,留下的是“任性”的无理取闹和近乎疯狂的“知识”灌输的阅读体验。
我们再看,除了言语之外,她的狂笑也是一个类似的例子。原著曾这样描写她的狂笑,急促地喘气,两只突出的眼睛蓄满泪水,拼命捂着肚子,这样的笑态,即使放在现代社会也是少有的惊世骇俗。在初见不久的人面前就能毫不掩饰地表现出如此“出离”的一幕,是有失礼貌的。当然,相对于无理由的辩论而言,这一幕对人物形象的负面影响似乎要小一些,至少不设身处地的话,从阅读体验来讲没有太大不适。但是,“任性”而疯的印记还是打下了。
    行文至此,可否认为,卢娜的外在的“疯”同她内在的自我意识存在着有机联系。因为她的自我意识并不具有深沉的哲思,也就没有了坚实丰厚的精神土壤,所以她外在的“不拘世俗”也很难抬高了去评价;又因为她的自我意识主要表现在少女的随随便便、想说就说想做就做,因此才让人觉得“这丫头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留下了“疯疯癫癫”的印象。而她有时给人以畅快,有时又让人不适的独特审美体验,是否和人们梦想做自我,又不自觉地按照社会标准要求自己,这样矛盾的心态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呢?

    由于是拉文克劳,又由于少女,卢娜的“疯”还带有另一种特殊的感觉,那就是“疯中带冷”。
    卢娜的这种“冷”首先表现在对人对事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上,这一点在整个《凤凰社》可谓是随处可见。她参加D.A集会是似乎“不经意间走进来的”,她参与采访却在提问时分哼起了“韦斯莱是我们的王”,当金妮(她的少数朋友之一)向哈利和纳威介绍她时她只是“唱歌般”的来了句“过人的聪明才智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对她而言,骚扰虻和蝻沟恐怕比具体的人事更能吸引她的注意。她自己,是缠不清也不关心这种具体的人事的,而漫不经心也正是她随时都恍恍惚惚、看上去完全搞不清楚状况的这股“疯”劲儿的由来。
    我们再来具体地看一下,在神秘事物司之战中,卢娜的这种特质有着更为明显而集中的表现。
    首先是拯救行动的前奏部分,开始当铁三角和金妮为了营救小天狼星而争吵成一团的时候,“好像是不经意间飘进来”卢娜站在旁边听着,不仅没有参与任何实质性的谈话,偶尔几次发言还游离于话题之外。我们看小说是怎么说的:
    “你的态度相当粗鲁啊。”卢娜平静地说。
    卢娜则说:“你们说的‘小天狼星’,是胖墩博德曼吗?”
    “神秘事物司?”卢娜说,看上去微微有些吃惊,“可是你怎么去哪儿呢?”
    而我们比较一下金妮,金妮当时的反应是“正在努力弄清楚怎么回事”,并且主动请缨要求帮忙,而卢娜则是几乎没花力气去弄清楚,或者说她压根儿就没弄清楚。当哈利提出赶往神秘事物司,卢娜马上提出的疑问是“可是你怎么去呢?”她根本没搞懂你为什么要去,就开始跳跃到你怎么去这个问题去了。她的精神似乎根本不集中,抓问题也没抓到关键。
    接下来是所谓的“乌姆里奇大逃离”部分。还包括他们被乌姆里奇抓住后,所有人要么是看上去身负重伤,要么是努力挣扎,只有她一个人站在旁边,眼光迷蒙,颇为不耐烦;以及罗恩等人追上哈利和赫敏之后,罗琳描绘了每一个人身上的伤痕,也唯独跳过了卢娜,估计她应该没怎么受伤。她甚至在大家着急于接下来干什么的时候,反而对“格洛普”是谁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我们从这儿再去哪儿呢?”她用礼貌的、饶有兴趣的口吻问哈利,似乎这不过是一次很有趣味的旅行。
    这一句很耐咀嚼的台词发生在即将进入魔法部的时候,将卢娜从始至终的轻松甚至是冷然表现得非常彻底。我认为以卢娜的智商,她意识不到危险在即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她就是能看上去丝毫不为未知的危险所动,却显得兴趣盎然。
    实际上,整个神秘事物司大战从前奏到高潮,意外频发、险象环生,但她却一直显得相当平静,甚至数次显露出注意力游离在事件之外的痕迹,包括在死亡帷幔出和哈利共同浪费时间。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表现的几乎是“倒三不着两”。原因无它,只因为她的这股“冷然之风”。可以说,至始至终,她的焦点就不在营救小天狼星上——她直到小天狼星死了才知道他的具体身份——她虽然也参与了整个进程并且贡献不小,但她表现出的态度是疏远的、淡漠的、不关心的,甚至有的时候是让人有点寒心的。
    对人对事的漫不经心淡漠疏离的气质,还容易引发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生命热情的缺乏。这一点上,我们把卢娜同堂吉诃德、贾宝玉这种典型的具有“疯”的特质的角色进行对比就可以明显的感觉到。相比于堂吉诃德的骑士梦和贾宝玉的“爱博而心劳”,我们会觉得卢娜这个角色好像并没有太多特别上心的事情,也没有太多的生命追求。罗琳详细描绘过她那双雾蒙蒙的“雾里看花”似的眼睛,这样的眼睛是缺乏神采的。一双没有神采的眼睛,正是她内心世界波澜不惊缺乏热情的写照。这种生命状态让我联想到结识哈利和罗恩之前的赫敏——当然,如果说赫敏是生活在《标准咒语》的世界里,而卢娜则是生活在《唱唱反调》的世界里。虽然不得不承认卢娜比当时“死读书”的赫敏更加富有灵气,因而更具美感,但是她无疑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说,追求个体灵性和承担社会责任是健全人格的两部分,分执一端都容易出现人格的缺陷。如果说薛宝钗是在后者上过了头而冷香寒彻骨,那么卢娜就是在前者走得太远,以至于给人留下了“疯中带冷”的艺术感觉。
    比较幸运的是赫敏,她在格兰芬多这样的充满热度与火焰的学院里,很快找到了自己的朋友从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火。而卢娜,直到四年级都还是孑然一身。如果不是火车上误打误撞遇到了与金妮同行的哈利等人,她的人生必然还会是那种模样,天马行空地发散思维着各种不存在飞虫。不得不说,卢娜和赫敏的分野,除了本身的性情的差异,学院教养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
    拉文克劳崇尚知识和智慧。从霍格沃茨大战的参战人员来看,这个学院没有特别明显的政治态度,非常中立;从卢娜在拉文克劳孤独的处境来看,也应该缺少人与人之间的热诚和关爱,显得比较人情淡薄。“美丽的拉文克劳,来自宁静的湖畔。”这是分院帽对罗伊娜·拉文克劳本人的一句描述,显得宁静致远、深邃孤独。湖泊是光影的积蓄,相比较溪水、江河和海洋,同样也更为深邃而安静。如果说另外三个学院尘世生活气息都比较浓厚,那么拉文克劳的整体气氛更偏向于山野中的禅院,不事张扬、潜心学问。“庭院深深深几许”,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往往就会对所谓的“俗物杂事”比较淡漠,不是特别上心。他们也许会参加一些世俗范围的事情,比如说罗伊娜·拉文克劳本人出山教学,但是也容易摆出“看破尘世纷扰,发掘真相,独得慧眼”的自信而始终有意无意地与现实生活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远地关照。这样一类人的典型就是王维,他在入世与出世间保持着微妙的平衡,遗世独立,于辋川尚静。
    可是,选择在安史之乱面前闭上双眼的王维最终走向了禅宗的虚无和寂灭,隐居生活对他诗歌创作的消极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反而是同在长安的杜甫因此加深了对社会的认识,更坚定了自己的政治热情。可以说,隐士和赤子在人格高度上的分野,由此而彰。“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在困境中发出强音,在沉郁中抑扬顿挫,坚守自我而从未放弃乐观和希望,这样的坚韧和不屈服,才是适逢乱世应当得到承认的理想人格。一千年前,面对来自麻格世界的危险,戈德里克·格兰芬多为了巫师界的未来挺身而出,成为是历经沧桑而巍然屹立的霍格沃茨的缘起。一千年后,面对两个世界共同的危险,邓布利多、麦格、穆迪、詹姆、莉莉、小天狼星、卢平、韦斯莱一家、隆巴顿一家、铁三角······聚集在格兰芬多旗帜下,无论是年事已高,还是人到中年,抑或是年少轻狂,都一样不惧危险,不惧黑暗。他们的生命,也在缺憾中如落日般绚烂夺目。永不熄灭的生命之火,才能照亮花团锦簇、生气勃勃、令人心驰神往令人魂牵梦绕的实在的人生。
    总之,我们可以看到,被“冷”所包裹的“疯”,在其日常生活中表现为不关心不上心所带来的颠三倒四;当这股气质深入到人物的内在世界时,其冷寂的程度又如“幽咽泉流冰下难”,虽然自有灵性,却没有春季盎然。可以说,这股独特的“冷”,这才是卢娜式疯味的最具辨识度的特征。

    罗琳后期对情节把握的失控是众所周知的。哈利打败伏地魔的关键竟然是如何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抢了对的人的魔杖。不得不说,面对身后留下的这么一盘漏洞多多诡异到极致的棋局,邓布利多敢于下出这一着“死诸葛能走活司马”,身先士卒亲赴死路还真是有胆量。
    对于情节的把握已经捉襟见肘,摹写人物就更是味同嚼蜡了。在罗琳笔下,人物之间的情节可以互相取代,甚至还可以代为赴死,这本身就是一个“情节驱动人物”的错漏。罗恩、卢平、金妮在六、七部频频失态,更是无疑在这些光彩照人的形象身上戳了一个大洞,大煞风景。当然,必须承认,这种走形,在卢娜身上还是稍微轻一点,六、七部也不乏某些比较精彩的段落,但这丝毫不能抹杀罗琳对卢娜塑造的种种问题。这里篇幅有限,只捡比较重要的一个说,那就是对卢娜精神生活的开拓实在是太过贫瘠太过欠缺。
    通过前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卢娜是一个超越了环境的独特形象。她的“疯”,在各个方面都体现出了与现实环境的格格不入。这样的人物定位就规定了作者在塑像时需要向内心、向精神世界开拓,表现出她超越现实层面的更为纵深的立体形象,否则就会出现现实层面无法完全展开超现实层面又描绘不足的情况,人物形象就只能匍匐在地面上而无法真正鲜活起来。
    也正是因为这个,导致我们在理解卢娜的“疯”的时候出现了很大的认知上的真空地带,无法找到她这种“疯”的源动力。当事理性和情理性的因果联系都找不到的时候,这个人物形象就真正成了无根浮萍,一些关键性的东西开始变得无法解释起来。于是,点评者就常常感到非常困惑,在处理那些她偶尔闪动出的智慧灵光的时候,她到底是大智若愚,还是“疯人千虑必有一得”呢?比如说她在《凤凰社》末尾和哈利开展的那段关于“死亡”的相关情节,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压轴情节,也可以说罗琳在第五步生生创造出这样一个新人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给这段话铺路。但是,就是因为对卢娜的“疯”的内在源动力理解不足,导致我们很难从中提炼出对解读卢娜有价值的信息。一方面,从“而且,并不是说我再也见不到妈妈了”这句话,我们明显可以联想到“被一个人这样深深的爱过,尽管那个爱我们的人已经死了,也会给我们留下一个永远的护身符。”“你认为我们爱过的人会真正离开我们吗?你不认为在困难的时候,我们会更清晰地想起他们吗?你父亲或在你心里,哈利,在你需要他的时候就会格外清晰地显现出来。”这样的邓校的经典语录,觉得卢娜对死亡的理解真的有一丝常人难以达到的通透;另一方面,从后面那几句“你听见他们的声音了,就在那帷幔后面”“在那个有拱门的房间。他们只是隐藏起来,就是这样。你听见了他们的声音”又不得不疑心这只是卢娜另一种类似于“你被骚扰虻缠住了么”的自说自话的想象。两相矛盾,读者就只能存疑了。这样的暧昧不明,在给她形象带来影响的同时,又导致了对卢娜这一形象美学素质的消解,降低了她的引人入胜的程度。

    综上所述,从内在的自主意识上,卢娜的“疯”与她作为少女的“率真任性”不无关联;从具体的气质风韵上,她的“疯”中带有对现实世界的疏远和淡漠,因为注入了冷峻的色彩;而作者对她精神世界的下笔不足甚至空白,她的“疯”和“慧”之间的具体界限和有机联系不甚明了,成为这个形象流于表面颇为重要的原因。
  • TA的每日心情
    玄遗
    2019-3-24 23:24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学民

    68

    主题

    1186

    帖子

    3万

    积分

    九玄祭司

    杀生实验室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604

    清风

    发表于 2012-8-24 15: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构建世界和写小说毕竟是两回事。点评人物也是基于完整的故事。我不认为对HP人物或者云归绛萼等人的评论能够帮助我们搭建九玄。
    目前我们能够提供的也就是世界框架而已,如何构造人物是各位作者(包括不作为设定者时的我)应该想的事情。
    至于卢娜,我认为一句话足够概括:她始终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http://qingjin9lucifa.poco.cn
  • TA的每日心情
    玄遗
    2024-3-1 19:16
  • 签到天数: 23 天

    [LV.4]学酥

    228

    主题

    1431

    帖子

    1373

    积分

    九玄祭司

    恐れも疑いも迷いも捨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1373

    迷雾深木

    发表于 2012-8-24 16: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觉得就原作来说卢娜的性格实在是……太过飘忽不定而没有存在感

    [s:48]

    至于看了这篇品评后,我发现如果我在和别人一本正经说话的时候有个人飘过来插无关紧要的话,我会选择把那人叉出去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203

    帖子

    916

    积分

    尘世玄遗

    积分
    916

    玄遗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17:32:14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当然我无意否定设定搭台的重要性······搭建舞台和塑造演员都是不可偏废的不是。人物点评的目的是塑造演员,自然没办法帮忙搭建九玄·····
    我想着吧,和搭建相比,人物塑造是一个更加文学性的话题,而文学性的东西都是相通的。人物点评的目的就是试图找出一些共通之处,以给各位其他作者一些帮助也好其实也好甚至反面教材也好。文学批评的最终目的本身就是指导文学创作·····并不是说故事不一样点评人物就不具有借鉴意义,否则一部《红楼梦》在人物塑造上那么成功,这样丰富的宝库我们岂不是不能用了么?

    至于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嗯,我觉得蛮对的····所以我要具体一点,找出这个世界的边界,这个世界的样子和这个世界的魅力·····直觉的感受有时候它的缺点就是笼统空疏嘛····

    我觉得卢娜的性格确实是飘忽的····所以叫做“形象的独特和把握的困难”······一方面很有特点一方面又难以抓住····说的文艺一点,我觉得她这个人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就是一抹怎么都抓不住的白月光····

    但是,重点是,这完全不是罗琳塑造的成功,恰恰是她塑造的失败!如果说薛宝钗难以抓住是因为侧面太多,而且曹雪芹深谙美丑并举与美丑泯灭的规律,让薛宝钗这个人无论是从正面表扬还是从反面批评看上去都很有道理;那么罗琳就是自己都没把握住卢娜的界限,给她的戏份完全不够这个形象彻底展现。有的时候铺张渲染过度(比如说神秘事物司之战那一段近乎脑残的表现),有的时候又没有放开(比如说马尔福庄园时她又变得非常正常一点灵气都没有了),更要命的是这种变化完全没有铺垫和说明,导致很多东西完全要靠脑补。如果不是电影的表现力确实太好,否则这个人物就是下一个被骂的金妮苏····
    HP5是一个分界线。罗琳的文风忽然发生的大逆转,她似乎对自己的原有思路进行了不少调整。以下就是一段有关罗琳思路调整的采访。

    Meredith Vieira: So what happened there? Why did he get the reprieve?

    J.K. Rowling: Well, I swapped him for someone else, and I don't want to say who for the people who haven't-- read. But I-- I made a decision as I went into writing Phoenix that I was going to reprieve Mr. Weasley and I was going to kill someone else. And if you finish the book, I-- I expect you probably know and someone else who is a father. And I wanted there to be an echo of-- of Harry's loss of parents. And you probably know who I'm talking about if you've finished the book. But-- so there are two characters who are killed in (book) Seven. So Mr. Weasley did get attacked, as you know, in Five. But he would have died if I'd have stuck to the original plan. But he survived. I had to keep him alive partly-- partly because I couldn't bear to kill him

    翻译:

    Meredith Vieira: 所以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他最终获得了缓刑?

    J.K. Rowling:这个,我将他与另一个人换掉了。我不希望对那些还没有……读过的人说出那是谁。但我……我在写凤凰社的时候做出了一个决定,我准备暂且赦免韦斯莱先生的死讯,杀掉另一个人。若是你们读过这本书,我……我期待你们或许知道,还有一个父亲角色。而我想要这里能出现一个——哈利父母死去的倒影(意思应该是与哈利一样失去了父母的人)。若你们读过这本书,你们或许会知道我在谈论谁。但是——因此在第七本有两名角色将要死亡。所以韦斯莱先生的确遭到了袭击,正如你们知道的,在HP5中一样。但若我严格依照原定计划,他本来应该死去。但他活了下来。他没有死的部分——部分原因是我无法忍受杀死他。

    这段话出自罗琳的一段采访。内容有些乱。不过至少有两点是明白的——

    1、韦斯莱先生本来应该死去。因为罗琳不忍心杀死他。她换成了另一个人。

    (当然你可以理解为天狼星,不过考虑到后面两句话——1、读者会读到一个【是is】父亲的人,而不是【像like】父亲的人,而天狼星实际上没有孩子。2、提到了echo of Harry's loss of parents,是哈利父母死亡的echo,并且这个echo,罗琳下文描述用的是人称代词who,而没有指代一个行为。因此这里echo更像是在指代一个人。)

    2、她【想要】(原文是want)出现echo of Harry's loss of parents(哈利父母死去的倒影)。在HP5中出现。这个角色的出现似乎是这个原因——罗琳不忍心杀死韦斯莱先生,但她不希望改变‘echo of Harry's loss of parents’设定,因而出现的一个角色。

    那么,HP5中出现了什么呢?出现了一个新人物,卢娜——一个失去母亲的孩子。并且这一设定在情节中的最主要作用,就是引发卢娜与哈利的一段关于失去亲人和死亡的话题。

    然而,在罗琳原有思路里,死去的是韦斯莱先生。那么失去父母一方的就有韦斯莱一家七个孩子。并且罗琳还强调了一点,I wanted there to be an echo of-- of Harry's loss of parents.(我【想要】这里能出现一个——哈利父母死去的倒影)那么,失去父母的设定应该是原先就有并且不准备改变的设定。考虑到卢娜的出现,这个echo不会是罗恩以及双胞胎。因为罗恩、双胞胎不会采用卢娜那样的安慰方式。即便是失去了父母,男性角色也总是喜欢拍拍对方肩膀安慰几句,随后自己找个无人的地方偷偷难过。那这样卢娜就完全没有出场的必要了。那么,原先的角色设定,应该是一个和卢娜类似的角色,而现在只剩下一个——金妮。也就是说,卢娜这段有关痛失亲人以及死亡的对话,本应该属于哈利和金妮。

    当然,你也可以说罗琳的替死鬼是小天狼星而不是卢娜的母亲。JKR本来希望这里出现的镜头是:哈利安慰金妮,而非金妮安慰哈利。哈利安慰金妮的同时也是了解她的过程,而且此时许下:“你就是我的妹妹我会永远照顾你”这种剧情也显然更加可能,HP6就有了余地。

    还有另一种写法,就是天狼星和韦斯莱先生同时死去。那么失意的哈利和金妮走到一起也成为了可能——也就是卢娜这个新角色代替了金妮的地方。

    但无论天狼星死或没死,第五部末尾见到哈利的,依然该是金妮。考虑到HP5中远多于前两本的哈金伏笔,这段很有可能是罗琳原本思路中哈金恋的起点。其实这样写,哈金的恋情也会显得水到渠成。因为许多支持哈卢的人其实都是受到了这段对话的影响,他们认为这段对话表明卢娜至少是懂哈利的。我想罗琳如果按着这条线写哈卢,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太突兀的感觉。但是很可惜,这一段原本会很自然的哈金过度,最终胎死腹中。

    其实,我很怀疑金妮原本‘哈利妻子’的设定,此时已经受到了罗琳的质疑。金妮在前几部一直没有受到罗琳应有的重视,后期也没有单独承担什么具有重要意义的任务——而这点与金妮同属第二战线的卢娜和纳威相当不同。HP5中,金妮已经开始展现出真正的自我——其性格虽然有断层,但依然能够解释,也没有带上一些令人不快的特征。金妮已经摆脱了第一个男友的纠缠,而哈利此时也已经跟秋分手,按理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入机会,但此时的哈利却依然没怎么注意到金妮。在火车上,哈利得知金妮又交上一个男朋友,他表现的相当‘无感’。若罗琳准备好要写哈金了,这可是一个绝好的埋伏笔的机会。并且,罗琳完全可以让金妮保持一段时间的单身。让金妮又交上一个男友,这对后续的哈金描述,也只是平添一层困难而已。

    唉,罗琳不写就不写吧,作者改变思路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哈金突兀就突兀吧,卢平/唐克斯的配对写的也比较突兀,但依然有不少人喜欢。如果不是罗琳在HP6、7将哈金写糟了的话——
    上面那一段摘自http://carolsheep987.blog.163.co ... 458200952875332538/(翻翻羊:
    【聊CP系列】哈利&金妮——成也罗琳,败也罗琳),总之这告诉我们一件事情(这也是罗琳后期人物塑造颇受诟病的原因所在),那就是,她是按情节需要来安插人物的,也就是说相对于情节的重要程度而言,人物本身的气脉和性情反倒放到了一个次要的位置上。而这样的方法恰恰和“人物是事件的主脑”是背道而驰的,在写作上是有违写作规律的。也正是因为这个,估摸着《凤凰社》之后罗琳的思路又发生了变化,于是卢娜在《凤凰社》闪耀登场之后,也就越来越变得路人甲乙丙了···原有的脉络被割断,一句话总结,后期的卢娜就是“疯丫头”不疯···
  • TA的每日心情
    玄遗
    2019-3-24 23:24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学民

    68

    主题

    1186

    帖子

    3万

    积分

    九玄祭司

    杀生实验室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604

    清风

    发表于 2012-8-24 18:40:22 | 显示全部楼层
    JKR从第五部开始就渐渐失去对人物和剧情的控制了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么,线索断裂,神展开,以及人物的性格突变。
    另外Luna Lovegood这个角色本身就够苏啊,从现有角度看是疯姑娘,换个角度看就是遗世独立的清高少女嘛,还和无所不能的波特十分有共同语言。不过是电影的卢娜长得讨喜,编剧又去掉了一些令人厌烦的部分导致大家都喜欢她罢了。

    最后我想你还是没明白我的意思。人物塑造这个问题,不是说我们在这里讨论HP就能出真知的(反而有些过度解读的嫌疑),反而不同的人对此都有自己的心得,还不如让哪个作者写了篇文章以后自己来谈谈对文中人物的想法更为有趣。
    http://qingjin9lucifa.poco.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203

    帖子

    916

    积分

    尘世玄遗

    积分
    916

    玄遗

     楼主| 发表于 2012-8-24 23:4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青涯 的帖子

    青涯:JKR从第五部开始就渐渐失去对人物和剧情的控制了不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么,线索断裂,神展开,以及人物的性格突变。
    另外Luna Lovegood这个角色本身就够苏啊,从现有角度看是疯姑娘,换个角度看就是遗世独立的清高少女嘛,还和无所不能的波特十分有共同语言。不过是电影的卢娜长得讨 .. (2012-08-24 18:40)
    我也赞成哪个作者写了文章之后自己谈···不然都是读者来猜来猜去就有些欠缺了···但是并不是每个作者都有耐心有兴趣留下自己的写作心得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读者自己动手了····不过话说回来,我自己觉着我在写评论的时候,既是一位读者,同时也是一位作者。我既植根于原著,也是为自己的写作解答疑惑。

    我想我没理解你的意思,大概是你我之间对评论的理解不一样。评论这个东西,确实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心得,这正是说明了艺术评论本应该从批评者个人的感受和欣赏出发,却这并不意味着评论的价值就一定不如作者本人的“写作手记”。一篇认真的评论中包涵了批评家本人对写作对文学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见解。而作者本人的想法,更多的是对自己的谋篇布局、人物穿插等写作技法做的总结。这两者并不是同一个方面,无法互相比较价值高低、真知多少的。

    至于过度解读的问题,我一向秉持的态度是“作者决定意思,读者决定意义”。而可能你也有看到,我的整篇文章下笔并不是非常客观,而常常夹杂有自己的审美的感受在里面。可能有些联想和引用会显得牵强附会,但是我的预想是把我感受到的卢娜背后可供比照的文化因子做一个粗略的检索,求得对她本人的形象有一个更恰当感受和定位。想起曾经看过的这样一句话:文学研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与文化研究紧密结合在一起。一笑·····

    至于卢娜是否为苏的问题,我认为还不是,至少从你给出的那句“从现有角度看是疯姑娘,换个角度看就是遗世独立的清高少女嘛,还和无所不能的波特十分有共同语言”来看构不成证据。既然你也看到了卢娜形象中包含着亦正亦反的因子,那么就说明她并不是一个优点整合不成功的、人物性格出现明显断层的角色。虽然我批评了罗琳在卢娜塑造上的前后不一,但这还是可以作出解释的(虽然罗琳本人没有做出解释······),可以看做是正常的性格变化的过程。

    说到清高,我认为卢娜性格中最引人入胜的还是她的“率性”,而不是“清高”······虽然整体上我对卢娜这个人物持肯定态度,但是所谓那种过于梦幻近乎脑残以及自我沉醉的部分,我在个人层面上表示不赞赏·····就好像我总体赞赏黛玉但不赞赏她的小性和目无下尘一样·····
  • TA的每日心情
    玄遗
    2019-3-24 23:24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学民

    68

    主题

    1186

    帖子

    3万

    积分

    九玄祭司

    杀生实验室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604

    清风

    发表于 2012-8-25 00: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是一方面,对性格的好恶是另一方面。请不要把二者混为一谈。

    卢娜苏不苏,大家自有看法。但是她的性格塑造转变和断层如此明显,你却何必为JKR辩护?第六部出来的时候,多少人抱怨卢娜的性格变化,从一个看似游离实际聪慧的少女变成了一个纯粹的臆想症患者?你自己也写了,
    我觉得卢娜的性格确实是飘忽的····所以叫做“形象的独特和把握的困难”······一方面很有特点一方面又难以抓住····说的文艺一点,我觉得她这个人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就是一抹怎么都抓不住的白月光····

    但是,重点是,这完全不是罗琳塑造的成功,恰恰是她塑造的失败!如果说薛宝钗难以抓住是因为侧面太多,而且曹雪芹深谙美丑并举与美丑泯灭的规律,让薛宝钗这个人无论是从正面表扬还是从反面批评看上去都很有道理;那么罗琳就是自己都没把握住卢娜的界限,给她的戏份完全不够这个形象彻底展现。有的时候铺张渲染过度(比如说神秘事物司之战那一段近乎脑残的表现),有的时候又没有放开(比如说马尔福庄园时她又变得非常正常一点灵气都没有了),更要命的是这种变化完全没有铺垫和说明,导致很多东西完全要靠脑补。如果不是电影的表现力确实太好,否则这个人物就是下一个被骂的金妮苏····
    ,但是后面又说
    她并不是一个优点整合不成功的、人物性格出现明显断层的角色。
    ,自己打脸不要这么快好吗?还是说你认为这种已经到了换脑程度的变化还不足以被称作形象断层?

    最后,什么叫做过度解读?上面你的回帖就是对我的帖子的过度解读。同样,JKR没有写的,也不要脑补太多。毕竟大家不用像仙五粉丝那样,玩游戏还不得不自己脑补才能把逻辑圆回来。
    http://qingjin9lucifa.poco.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203

    帖子

    916

    积分

    尘世玄遗

    积分
    916

    玄遗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00: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关于苏不苏的问题,我想大概是我的表达不够清楚,而且似乎我自己对“苏”的定义有偏差··我的主要意思是,JKR的失败并没有导致卢娜·洛夫古德的失败·····
    JKR的塑造问题是作者的问题,但是卢娜的变化并非断层,而是我认为这个形象在遇到朋友后应该会产生的变化(只是作者没有交代),这点今后会讲····也就是说,在我的定义下,作者的问题和人物的问题是分开的。
    举个例子,第七部卢平向哈利提出抛弃妻子跟着去找魂器这一幕,也是备受诟病的一幕,这样的场景对作者罗琳来说是失败的。但是,这样的举动对卢平这个人物形象来说却是可以理解的。卢平对婚姻的逃避是因为狼人的身份会给妻儿带来不便,他不希望他们因为自己而被排斥;而且他也应该清楚,当时战胜伏地魔才是主要矛盾,否则自己和妻儿受到的敌视只会更多而非更少。所以他的举动,读者圆一圆,不会对卢平本人形象产生什么诋毁。
    并不是每一个罗琳的失败都可以归结为人物形象的污点。而你引用的我的那段发言,也只是我在抱怨罗琳的驾驭不足而已,只能说她本应做的更好。

    第二,关于脑补的问题,我只能说这是一个阅读的角度问题。从不脑补的角度讲,我可以批评罗琳的塑造漏洞百出;从脑补的角度讲,我试图寻找人物本来的面貌,也许可以拼凑给出解决方案。JKR有的没有说,但是人性的东西毕竟是相通的,不是吗?况且我也说过我的直接目的是指导自身的写作,所以我当然要给自己找出路,破了之后还要立嘛。

    第三,过度解释的问题,我依然不太明白····求继续指教·····
  • TA的每日心情
    玄遗
    2019-3-24 23:24
  • 签到天数: 10 天

    [LV.3]学民

    68

    主题

    1186

    帖子

    3万

    积分

    九玄祭司

    杀生实验室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7604

    清风

    发表于 2012-8-25 10:2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苏不苏,我想你的概念和我的确实有偏差。你认为完美的人物才叫苏,我觉得作者能够带入进去并自鸣得意的就叫做苏。另外苏和失败有什么关系?你的“一”的整段话,逻辑在哪里?
    JKR的失败确实不表示人物的失败。你整个逻辑都是颠倒的,应该是“人物塑造的失败导致了JKR的失败”。JKR不能顺利地描写卢娜的变化?那就是作者的失败,导致了人物形象的缺乏逻辑,导致了人物塑造的失败。
    你知道你为什么陷入了辩论之中吗?因为你一方面表示,罗琳对卢娜的塑造确实是有问题的;另一方面又表示,卢娜的所作所为都是可以理解的,卢娜的形象是十分完整的。这两者根本就是矛盾的不是么?如果说人物的形象够完整鲜活,那作者必然不是失败的(至少从人物逻辑上来说),最多不算特别成功的因为有些地方(比如描写)还不够到位。你的回复已经明显地分裂了。
    同时你完全忽略了你自己脑补对你对作品的理解的影响,并把你的逻辑强加在我们身上。但是很抱歉,我不认为你的脑补是非常合适的。你的脑补呢,举个例子,就是张三昨天出去帮隔壁老太太挑了一天的菜,今天却冲到隔壁去把老太太暴打了一顿。作者没说为啥张三这么做,读者也很莫名,然后你跳出来说“因为张三其实一直非常讨厌老太太他昨天只是伪装而已”,这就叫脑补过度。这样做除了让作者觉得“啊我的读者真厉害”以外,对自己的改进完全没有任何益处。

    所以我的意见其实就是,罗琳后期的某些人物塑造是完全失败的。一部好的作品,是不应该让读者脑补关键情节的。
    http://qingjin9lucifa.poco.cn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主题

    203

    帖子

    916

    积分

    尘世玄遗

    积分
    916

    玄遗

     楼主| 发表于 2012-8-25 17:04:04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姐抓得很好····我是说我都觉得我说的有点诡异···

    那么,我们分析卢娜看来就只能分析到第五部了,六七部里面的情节尽量少的采用,以免造成分析的混乱····
    HP的情况有点像《红楼梦》,前面上乘,后期问题相当多,这和红楼梦前八十回和后四十回的分野是一致的····而我的混乱就在于,好的和坏的没有分开。一方面认可罗琳在第五部对卢娜的塑造,认为确实很出众;另一方面,又没意识到第六七部的卢娜确实是走形的····就好像我一方面认为前八十回的人物是成功的,一方面对后四十回又在“羞说病”,开始脑补找理由·····哎,这就是爱恨交加的混乱·····

    还有造成我逻辑混乱的另外一个原因在于,我习惯于在分析人物的时候把作者的好坏都掩住不看,一切尊崇于文本,把文学形象当成生活中的人,把点评当成生活中的臧否人物。可惜的就是,HP毕竟是战争戏,后期推演情节变得越来越重,分给人物的戏份压根不够其自如的表现。(我可以说这是靠情节吸引读者的小说的通病么·····)这样的小说,根本无法达到”人物是独立的,主动的,自己存在的,不被作者牵线或者作者涂抹“这样的境界,于是我在矛盾下不自觉的开始了个人的加工和筛选···

    嗯,看来原定的内容要改了,下一部分应该是“六七部的人物走形以及相关改进的建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九玄幻界

    GMT+8, 2024-4-26 05:32 , Processed in 0.09359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